出了局長辦公室,郝主任的話多了起來,完全和他剛才不言不語的形象判若兩人。我還奇怪他怎麼變得這麼快,還沒進一室就已經小沈、胖子地叫開了。
調查一室是一個大通鋪的格局。外面的大辦公室擺著十來張辦公桌。里面的小房間是郝文明的辦公室。我粗看了一下,印象中的辦公用具這里一應俱全,只是冷冷清清的沒什麼人。
“門口的那兩張桌子歸你們倆了。”郝文明指著兩張辦公桌說道,“我們一室加上你們倆正好十個人,不過他們大部分都被二室借走了,得過半個月才能回來。還剩一個人給你們介紹一下,破軍,破軍!人呢?”
“這兒呢。”聲音是從我們身后傳來的。我和胖子回頭一看,一個兩米多高的巨人從外面進來。
來人看起來二十多不到三十的年紀,雖然身材高大,動作卻十分靈活。走到我身邊時,我目測了一下,胖子不用說了,我一米七八的身高還到不了他的肩膀。這人見到郝文明說道:“郝頭,五室的歐陽主任來電話,讓你帶著新人去他那兒領裝備,他著急下班。”這幾句話是一個調門下來的,沒有任何的聲調頓挫。
“老左他著什麼急?讓他等會兒吧。來,我介紹一下。”他一指大個子,“他叫濮軍,我們這兒叫白了,叫成破軍了。他比你們早來了幾年,在民調局也算是老人了。”
說完又沖著破軍指向我和胖子,“他叫沈辣,旁邊的胖子叫孫德勝。不是我說,你們倆的名字起得都沒勁。干脆以后叫辣子、孫大圣得了。”
我倒是無所謂,以前在部隊也是這麼叫的。孫胖子也是大大咧咧一笑,“成啊,就是一個代號嘛。叫我孫胖子也沒問題。”
我們和破軍客氣了幾句。郝文明又帶我們出了調查一室,在民調局樓里轉了一圈,一路上還是冷冷清清的沒什麼人。
到了四樓,就看見一間辦公室的門口斜靠著一個老頭,門前的牌子上寫著——調查五室。
半大老頭看見郝文明就急了,就操著一嘴的陜西話,沖著郝主任嚷嚷道:“咦,你這瓜慫,可算來咧。”郝文明白了半大老頭一眼,回了他幾句京片子,“老左,你著什麼急,不是我說你,這才幾點?”
半大老頭是真著急了,不再理會郝文明。從地上拿起兩個帶有密碼鎖的手提箱推到我和孫胖子面前,“你倆是新來的嗎,甚事都不要說咧,這是民調局的裝備,你倆先拿走,手續以后再辦。”說完都等不及電梯,直接沖下樓梯。
我和胖子手捧著箱子,目瞪口呆地看著半大老頭的背影消失在樓梯口。
郝文明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八成他又淘著什麼好東西了。”說完拍拍我和胖子的肩膀說:“給你們找個地方試試裝備,順便再給你們講講民調局的事兒。”
1982年,一個叫做“特別案件處理辦公室”的部門從公安部分離了出去。這個所謂的“辦公室”低調得離譜,甚至連公安內部也沒幾個人能確切知道其工作的性質和權限。
其實這個部門建國初期就已經有了,是在國民黨時期“宗教事務處理委員會”的基礎上建立的。
它最早的前身是首都衛戍部隊特別科,后來歸了公安部,當時的名稱是“公安部特殊檔案管理處”。
當時這個特殊檔案處的班底只有七個人,一個主任,六個辦事員。第一任主任是從朝鮮回國志愿軍的團政委轉業擔任。六個辦事員具體情況不詳。這樣的班底成就了幾十年后民調局六個調查室的格局。
特殊檔案處成立初期,辦公地址選在了首都郊區(現在民調局的所在)。當時這里算是被人遺忘的角落,除了部里的財務每月來發一次工資和辦公經費之外(很奇怪為什麼不讓他們去公安部領),就很少有外人來過。
這七個人平時每天的工作就是閱讀記錄解放前各個時期的檔案和舊報紙,甚至還去故宮博物院借閱、謄抄了清明兩代的宮廷檔案。然后六名辦事員輪流外出,一走就是三五個月。去哪兒?辦什麼事?從沒有人過問。
辦事員每次外出前,都要帶足上千元的辦公經費(當時算是巨款了),再加上上萬斤的全國糧票,和一摞子蓋著公安部大印的介紹信。難能可貴的是每次回來,經費和糧票都花得一干二凈,偶爾可能會剩一兩張介紹信沒有用完。
回來的辦事員也不是空手而歸,每次都會幾卡車幾卡車地往回運東西。車上的東西捂得嚴嚴實實。至于運的是什麼,沒人知道。只是每當這個時候,檔案處全部人馬都會跑到倉庫里。一連幾天待在里面。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的特殊時期高峰時期,特殊檔案管理處的首任主任到點離休。
公安部一個姓張的司長為了躲避紅衛兵的批斗,看中了這里夠生僻,主動要求來到檔案處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