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棟接著道:“不過現在我有個疑問,齊老師,在你看來,如果有人在六樓把石板往下扔,砸中胡海平的概率怎麼樣?”
“很低,因為六樓高度大約在二十米,物體自由落體下落二十米,需要兩秒鐘。我們實驗了那塊石板,由于石板的重心并不完全均勻,所以石板下落時,也不是處于水平狀態,而是稍微有點傾斜,水平投影寬度大概在四十到五十公分左右。如果真像高局您說的那種情況,樓上的人在投擲石板前,需要預估出被害人在兩秒后剛好處于五十公分內的狹窄區域。而正常人一秒鐘的步行速度在兩米左右。也就是說,投擲石板的人的時間判斷精度誤差不能超過四分之一秒。”
高棟思索著齊教授的話,腦中繪制著胡海平遇害的情景。
胡海平在離一樓的擋雨板約四米多時,六樓的石板開始落下,兩秒后,胡海平踩入那個“五十公分”寬度的致命區域,被石板擊中身亡。
齊教授又道:“這是最簡單的情況,計算的是石板只做自由落體運動需要的時間。這個前提是,六樓的人是把石板以相對水平的位置拋到空中,扔下去的。但石板很重,我想很少有人能把石板拋出去。更大的可能是那個人把石板推下去。”
“哦?推下去和拋出去有什麼區別?”
“推下去需要計算的時間就更復雜了。”齊教授喝了口水,繼續說,“假如石板當時是立在邊緣處,人為推了一把,把石板推下去。那麼運動要分解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石板的底部一邊依然受擋雨板邊緣的支撐,石板上方在空中向外傾斜,當傾斜成水平位置時,受支撐的一邊也脫離了擋雨板。
隨后就是第二階段,石板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在第一個階段中,石板是做了一個圓弧的翻轉運動。這個翻轉的時間很難準確計算,因為如果推出的力度大,翻轉的過程就短,反之,推出的力度小,翻轉所花費的時間就長。”
“你估計這個翻轉過程需要多少時間?”
“大概零點幾秒,應該會超過四分之一秒。”
高棟皺上了眉,這一下問題比他原先假設的更加復雜了。
原本他認為,兇手如果要砸死胡海平,必然是對速度和時間進行過計算的,而且這些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復雜。
兇手只要通過反復連續的跟蹤,掐秒表精確地計算下胡海平平時走向單元樓的速度,再計算出石板從六樓落到胡海平頭頂所需的時間,然后在地上做個標記,當胡海平一走到標記處,開始把石板往下扔,只要當時胡海平走路速度與平常一樣,最后謀殺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但現在齊教授的話給了他新的思考。
石板非常重,一個成年男子搬起很困難,而你搬起后是要保持水平狀態往前扔出去的。扔出的力氣小了,石板直接撞在了六樓擋雨板上。而扔出的力氣夠大時,石板在水平方向會有位移,相當于做了個拋物線運動,落地時很難砸準胡海平。
從常理上來說,成年男子搬起石板并有這力氣水平拋出去的已經罕見了,如果扔出的時間點再要恰當好處,這更不可能辦到。
看來石板應該是原本立在邊緣處,被推下去的。
但這個環節的問題就是推下去的瞬間,石板并不是直接自由落體了,而是先做了一個翻轉運動,當石板處于水平時,受擋雨板支撐的一側才脫離擋雨板,這才開始做自由落體。
而翻轉運動又要花費零點幾秒。
但兇手犯罪成功的前提是計算出石板下落所需的全部時間,精確地把誤差控制在四分之一秒內。
高棟抿了抿嘴唇,他現在有兩個判斷。
第一是兇手這次的謀殺,運氣成分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或許他從來沒想過石板下落過程是這麼復雜的,完全是看情況大致預估胡海平的走位。或者是他會計算自由落體的時間,把整個過程計算成自由落體,結果也成功了。
這得歸咎于他的運氣好。
第二種情況是兇手并不是靠運氣完成了此次謀殺,甚至,石板下落的兩個階段所需時間他都精確計算在內了。第一個階段的時間計算要用到微積分,高棟早就把大學學過的微積分知識拋到九霄云外了。
如果兇手會用微積分,那麼兇手會是什麼身份?
高棟瞥了齊教授一眼。
沒錯,如果兇手殺人不是靠運氣,那麼兇手的職業逃不脫教師、工程師或者大學剛畢業沒幾年的人群。
葉援朝呢?
似乎不可能了,他這把年紀絕對不會微積分。放三十年前他也不會微積分。他肯定這輩子都不會微積分。
可問題是,兇手這次犯罪,到底是憑借了運氣,還是抱了必然的勝算?
第二十八章